近日,《中國教育報》發起了“快樂有趣的勞動課”征集活動,共收到了近300封投稿,小編深深地感受到了各位老師的熱情各個學校開展的勞動課太精彩啦!有學做中國結還有種草藥……快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勞動課是一周我最盼著上的課”
“老師,內六方是杠桿嗎?”
“我覺得做中國結的時候用膠帶固定一下會簡單一點。”
近日山東大學附屬中學六年級的孩子們已經在勞動課上體驗了“認識工具”、“手藝”和“縫紉”三個模塊的“嘗鮮課”。
任課教師柳柳是這樣解讀學校勞動課程的:
在十二年一貫制的辦學思想指導下,我們勞動課的目標是“上下貫通,內外兼修”,“上”是指在學科知識和學科素養方面,向七年級開始的生物、物理、化學等學科延伸,以便幫助學生加強感知、培養興趣;“下”是指在實踐操作上與日常生活兼容,增加學生對家庭、社區生活的融入感和責任感;“內”指的是學生在接受任務之后,往往先要向內追問,自我實現對問題的拆解、方法探尋和復盤習慣的養成;“外”則是指學生在表達、分享的環節,與團隊、家人、社區之間的信息交換過程。
孩子們是怎樣看待新學期的勞動課程呢?他們的回答太可愛啦!
“我給我妹妹的背心上縫了三顆扣子感覺我妹妹一定喜歡我是不是個特別棒的哥哥啊!”
“上第一節勞動課的時候我媽媽都不讓我帶針線怕扎到手現在校服掉了扣子我也能自己縫上了。”
“勞動課是一周我最盼著上的課一想到下周要開始烹飪,好高興啊!”
二、“勞動不僅光榮,還很快樂呢!”
什么最光榮?勞動最光榮!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為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江蘇常州馮仲云小學的孩子們走出了校外來到了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今天他們要在這里大顯身手瞧,挖紅薯小隊正挖得熱火朝天!
運紅薯小隊個個是大力士,他們把一筐筐大紅薯運到了廚房,洗紅薯,切紅薯,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
灶膛里的火也生起來了。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紅薯出鍋了。
大家一起分享著勞動的美食,開心極了。孩子們一邊吃著紅薯一邊說:“勞動不僅光榮,還很快樂呢!”
三、鄉村孩子的勞動課是啥樣的?
鄉村的孩子從小已體會到打谷子、掰玉米等農活兒耕耘的辛苦與收獲的喜悅,那該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在湖南株洲浣溪中心小學支教的劉芳秀轉變思路,因地制宜把“種花草”這樣新鮮而有趣的勞動課帶進課堂。
孩子們通過刨土、撒種、澆水、施肥、孕苗、移苗、追肥、修剪等去了解、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與態勢,植物養護采用專人負責制和共同監督制,讓同學們感受生命神奇的同時,又培養他們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和團隊協作力。
通過育花種、種花草、賞花木把勞動教育和美育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們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提升了孩子們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四、種植+收獲+義賣,這堂勞動課“不簡單”。
陽春三月,東莞市常平第二小學的“東圃杏林”里,孩子們開啟了一堂“不簡單”的勞動課。
有的同學負責松土,有的同學負責除草,有的同學負責澆水……孩子們在“杏林”里,種下了紫蘇、枸杞、車前草等中草藥,揮灑汗水,不亦樂乎!
夏日悄然而至,“東圃杏林”在孩子們的辛勤耕耘下,迎來了“大豐收”。孩子們將剛收獲的新鮮紫蘇進行清洗和捆綁,帶去校門口義賣。
孩子們化身成為了“小小銷售員”用心宣傳、賣力吆喝,最后將賺到的錢捐給有需要的人群。在職業體驗中,同學們知道了勞動者的艱辛;在愛心義賣中,同學們體會到奉獻者的快樂!這樣的勞動課太有趣了!
勞動教育的回歸,并不只是讓學生們吃點苦、出點汗那么簡單,它的方式在勞動,重點在教育。勞動教育要做的,是在各種勞動技能的學習中,培養孩子們熱愛勞動的品德,開發創造力的心智,鍛煉強健的體魄,發現身邊的美好。